?在許多消防宣傳材料和掛圖里,人們經常可以看到困于住宅樓或旅館火場的人用被單結繩逃生的圖。
??這種逃生方法很多年前就有,但作為常用的逃生法廣泛宣傳,還是在1985年發生哈爾濱天鵝飯店火災之后。
??當年4月19日凌晨,該飯店11層發生火災,造成10人死亡。還有37人逃了出來,其中2人就用了被單結繩逃生法。
??住在23號房間斜對門18號房間的是兩位中國客人,一個叫李井泉,另一個叫孟炳恒。
??零點以后,他們被走道里的喊聲驚醒了,李開門一看,一股濃煙立即涌進屋里。不好,失火了,怎么辦?他們商量一陣,覺得只有披著濕被往外沖。
??于是兩人打開浴池龍頭,將毛毯澆濕。李蒙上毯子先沖出去,沖到16號房前,即首先起火的房間前面,他摔倒了,發現地毯已經燒著,雙手也燒傷了,于是退了回來,關上房門,另想他法。
??商量一陣之后,覺得只有破窗而走,于是李立刻穿好皮鞋,系好三床床單,一頭拴在鋼窗的拉栓上,攥著床單往下滑。
??滑到10樓窗口,便用皮鞋踢碎玻璃,鉆了進去。他得救了,孟用同樣的方法滑了下來,李將他抱住。他們都脫險了。
??于是,被單結繩逃生法火了起來。應該說,當年大力宣傳這種逃生法,還是有道理的。
??那時我國的建筑消防設施不完備,連天鵝飯店這種國內不多的高層飯店也沒有噴水滅火系統。
??逃生繩、逃生緩降器等應急逃生器材太貴,居民買不起,社會單位又沒要求配備。
??另一方面,在臨時用于逃生的物品中,雨水管越來越不能用了。
??因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普通塑料制的雨水管逐漸取代鑄鐵雨水管。塑料雨水管設計時不考慮逃生的作用,強度不大。并且這種塑料容易老化,發脆。
??尚未被替代的鑄鐵雨水管經過多年日曬雨淋,強度也下降了。
??用木板搭橋逃到鄰居家陽臺的方法也很少能用了,因為存放大長條木板的家庭越來越少。
??被單家家戶戶都有,旅館里更少不了,于是被單結繩逃生法得到廣泛的宣傳。
??在承認被單結繩可用于逃生的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種逃生法具有很大的危險性。
??眾多的繩結中有一個沒打好,就會危及生命,故障率很高。
??另外,三樓以上逃生時,它往往不能讓使用者靠它到達地面。而低故障率和讓使用者安全到達地面,是建筑物外逃生器材必須具備的性能。
??與被單結繩相比,使用逃生繩、逃生緩降器等專用建筑物外應急逃生器材要安全得多。
??我國好幾年前就頒布了一系建筑物外應急逃生器材的國家標準,這些產品很容易買到,價格也是普通居民承受得起的。
??因此,如今我們應該把這些專用應急逃生器材作為建筑物外主要逃生手段宣傳,而不是被單結繩逃生。
??幾年前,某大學組織學生演練逃生時,讓大學生用被單結繩逃生,這種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用來結繩的被單比逃生繩還貴,逃生時安全性低,一次演練后就沒用了。為什么不用逃生繩演練,不僅更安全,而且演練后還能留在宿舍里,作為常備的逃生器材?
??當然,被單結繩逃生法也不能完全放棄。當我們在遠離消防站,耐火等級低的民宿樓住宿時,半夜里發生火災,無法從樓道逃生時,也許會用上它。
??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萬不得已情況下的逃生方法,而不是常規的逃生法介紹。
掃一掃·免費設計·咨詢
技術支持:搜浪網絡